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好多年没进过电影院,这次和朋友一起着了魏书钧导演的新作《河边的错误》。我俩果不其然地包场了,不过总的来说,我的观影体验还是不错的。
当时看预告时就打了预防针——披着悬疑片的皮的文艺片,本来说悬疑片还觉得没啥,但一说是文艺片就颇感兴趣。虽然我不是什么文青,但上次的《路边野餐》实在让我意犹未尽。而且电影本身的光环也很耀眼——魏书钧导演的处女作《永安镇故事集》和这部《河边的错误》都上了戛纳,而与本片在同一个单元的还有王兵导演的《青春》。当然,电影最大的卖点可能还是改编自余华老师1987年的同名小说。
电影的故事我就不理了——相信我多半也理不清。我看完电影之后,专门去看了原作,结果发现电影甚至没有原作难懂。小说之后再单独聊聊吧。
接下来聊聊具体的几个点。
第一是画面质感。由于是胶片拍摄,电影凝重的质感和时不时闪烁的白点都很契合其本身的氛围。只刚进电影时,我有些看不清.还以为自己散光又加深了,。
第二是中间的那个超现实镜头。这个镜头是全片里我最喜欢的部分。案件的里的人物都在观众眼前再现,马哲看幻灯片的处理制造了一种戏中戏的效果。这个镜头集中体现了马哲陷入疯狂的状态,营造了混乱,令人不安的氛围,极具感染力。这个镜头绝对是影片的加分项。
第三是主题。我俩当时进场已经迟了几分钟了,坐下去就是小男孩持玩具枪的镜头。听说影片开头有一句加缪的关于命运的话,我觉得这完全是画蛇添足——而且还放在开头,简直有些虎头蛇尾了——开局摆个命运的大格局,等到电影结束,观众一脸懵逼——这个他妈哪儿讲命运了?那些搞影评的或许还能跟你扯点淡,但我实在看不出什么命运。于我而言,原作小说本身所探讨的,是一种虚无,荒诞,是一桩没有答案的悬案。
总而言之,这部电影我是以文艺片来看待的,所以观感不错。但如果把它当悬疑片,那你还得观望观望了。
- Author:JP
- URL:https://jpblog.link/article/cc0b3abe-7607-4ecb-9f67-0f7a9d3ec741
- Copyright:All articles in this blog, except for special statements, adopt BY-NC-SA agreement. Please indicate the source!